冬至,俗稱“冬節(jié)”“長至節(jié)”或“亞歲”等。冬至是農歷二十四節(jié)氣中一個重要的節(jié)氣,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(tǒng)節(jié)日。冬至為“冬節(jié)”,所以被視為冬季的大節(jié)日,在古代民間有“冬至大如年”的講法。古時候,漂在外地的人到了這時節(jié)都要回家過冬節(jié),所謂“年終有所歸宿”。古時有“冬至一陽生”的講法,也就是說從冬至這天開始,陽氣慢慢開始回升。“冬至”是一年當中白天最短、夜晚最長的一天。
12月22日,今天是中國二十四節(jié)氣中最重要的日子──冬至。這一天,家家戶戶都要團圓,包餃子、吃湯圓、吃各種美食,俗稱“做冬”。
冬至”吃湯圓意味著“團圓”、“圓滿”,冬至吃湯圓又叫“冬至團”,象征一家人團團圓圓,和睦幸福。同時,吃湯圓也代表著增長一歲,所謂“冬至圓仔呷落加一歲”,就是指在冬至吃了湯圓就長大了一歲。
冬至為什么吃餃子?有人表示水餃又叫餃餌,吃水餃是為了祛病驅寒,在嚴冬里不凍耳朵。據說這種習俗,是因紀念“醫(yī)圣”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。
冬來無盡長夜,雪覆三尺深寒。
誰家在吃餃子,小村幾縷炊煙。
歲月匆匆,料峭又一年。轉眼,冬至悄然而至。